垃圾滲透液處理工藝
滲濾液處理工藝,滲瀝液處理主體工藝為“外置式MBR+納濾+反滲透”
MBR工藝原理
膜生物反應器工藝(簡稱MBR)是一種將膜分離技術和傳統生化方法進行有機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其最大的優勢及特點是可以通過對活性微生物的完全截留使生化系統的活性污泥濃度上限得到大大提高,同時可以保證系統出水的水質穩定性。
MBR系統的超濾部分采用德國BERGHOF公司的管式
超濾膜,其過濾孔徑為0.03μm,可以有效截留所有的
微生物菌體和懸浮物。同時,超濾系統可以對大顆粒
的有機污染物進行截留,進一步保證MBR系統出水的
穩定。本套超濾系統采用大流量高速循環的方式,膜管
內的水力流速達到3- 5m/s,可以有效的防止污染物的沉積,
減少膜污染的風險,延長膜使用壽命。同時,系統設置嚴格的流量、
溫度、壓力監控,并培植清洗系統,可以保證系統在各種復雜的運行條件下安全穩定的工作。
MBR的主要特點:
▲主要污染物COD,BOD和氨氨有效降解,無二次污染;
▲100%生物菌體分離;出水無細菌和固性物;
▲反應器高效集成,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合理;
▲污泥負荷(F/M)低,剩余污泥量小;
根據國內外多個類似工程和我公司實際工程實踐經驗證明,MBR系統采用的反硝化+硝化工藝可以很好的對滲瀝液廢水中的氨氮、有機污染物進行有效脫除。其中氨氮的脫除率可達到99%以上,有機污染物脫除率達到92%以上。整個系統可以全年運行,并能保證處理效果的穩定,系統的膜使用壽命保證達到5年以上。
NF+RO工藝原理
納濾、反滲透處理工藝作為常用的水
處理手段,已經在許多水處理行業中得到
成功應用。反滲透屬于膜分離技術范疇,
其采用的是過濾孔徑為0.1nm的反滲透膜。
膜分離技術主要是利用過濾膜的微小過濾
孔徑,在壓力作用下對混合液進行濃縮分
離得到部分濃度較低的產水和濃度較高的
濃縮液。其作用的理論基礎是膜對物質的
選擇透過性,即清水及小分子物質允許透
過,大分子物質及顆粒物質被全部截留。
膜分離技術可以有效的對水中的污染物截
留濃縮并得到較為潔凈的產品水。根據理
論分析,反滲透膜的切割分子量等級為20D,即反滲透膜0. 1nm過濾孔徑可以保證膜對分子量大于20D的物質顆粒有90%以上的去除率。
反滲透工藝在許多工程中得到成功應用。在這套工藝中,污水經過反滲透系統進行濃縮分離去除絕大部分有機污染和大部分鹽份,其產品水質可以達到一個很高的條件。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來看,反滲透系統可以對污水中分子量大于20D的有機污染物大量截留。經過反滲透系統的過濾,其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已經在一個比較低的程度,大分子物質全部被截留形成濃縮液另行處置;鹽分物質也被去除掉95%以上,一價鹽的穩定去除率也在80%以上,形成的產品水水質可以穩定達到目標標準的要求。
MBR工程應用——膜污染
污水中攜帶的毛發、稻草、塑料絲線等纖維狀物質,在預處理單元難以去除,進入膜系統后與膜絲發送纏繞。一旦膜絲發生纖維纏繞,膜擦洗效果減弱,膜污染快速發展。
●纖維纏繞影響膜擦洗,導致膜束內部積泥嚴重。
●膜組器底部曝氣穿孔管堵塞,膜擦洗不均勻。
●膜池濃縮比存在問題,污泥濃度過高,化學清洗不及時。
●膜池流態設計不合理,死區體積過大。
纖維纏繞問題的解決
配套開發高端固液分離設備,有效解決膜系統易出現的毛發等細小纖維物堵塞難題,顯著減少膜系統維護清洗工作量,極大提高膜系統運行穩定程度,延長膜系統使用壽命。
具體案例——北小河再生水一期MBR工程
預過濾防護:用1mm孔板格柵取代原格柵,提高纖維物質去除率,減少加入MBR生物池的纖維物質。經驗證,該措施增加約10%的柵渣量,減輕了后續膜系統的負擔。
旁濾系統:
在膜池混合液回流渠設置滾筒格柵,去除積累在膜系統內的纖維物質。安裝該旁路過濾系統后,纖維物質堆積問題大幅度緩解,延長了膜的離線清洗周期。
污泥板結問題的解決
MBR膜污染預警系統,合理控制化學清洗周期
該技術具有較為明顯的現場MBR膜系統膜污染在線控制效果。
膜池流態優化改造,降低死區體積
再生水處理圖片
反洗水處理